胶囊硫化罐是用于橡胶胶囊硫化成型的关键设备,以下是其操作流程与安全注意事项:
操作流程
1. 准备工作
检查设备:在启动胶囊硫化罐前,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。包括检查罐体外观有无损坏、变形,各连接部位是否紧密,阀门、管道有无泄漏等。同时,检查加热系统、冷却系统、控制系统等是否正常运行,仪表显示是否准确。
准备模具和胶料:根据生产要求,准备好相应的硫化模具,并对模具进行清理和涂覆脱模剂,确保胶囊能够顺利脱模。将混炼好的胶料按照规定的重量和形状进行准备,以便装入模具。
2. 装模与进料
装模:将准备好的模具平稳地放入硫化罐内的小车或支架上,注意模具的摆放要整齐、稳固,避免在硫化过程中发生碰撞或移位。如果是多层模具,要确保各层之间的间距均匀,以保证热量均匀传递。
进料:将装模后的小车或支架缓慢推入硫化罐内,关闭罐门并确保密封良好。在进料过程中,要注意防止胶料或模具与罐门、罐壁发生摩擦或碰撞,以免损坏设备或影响产品质量。
3. 硫化操作
设置参数:根据胶囊的材质、规格和生产工艺要求,在控制系统中准确设置硫化温度、压力和时间等参数。一般来说,橡胶胶囊的硫化温度在150℃200℃之间,硫化压力在1MPa3MPa之间,硫化时间根据产品厚度和复杂程度不同,一般在30分钟至2小时不等。
启动硫化:确认参数设置无误后,启动硫化罐的加热和加压系统,使罐内温度和压力逐渐上升至设定值。在升温升压过程中,要密切关注仪表显示的温度和压力变化,确保其上升速率符合工艺要求。
保温保压:当温度和压力达到设定值后,进入保温保压阶段。在此期间,要保持温度和压力的稳定,以确保橡胶胶囊能够充分硫化。硫化过程中,控制系统会自动对温度和压力进行调节,操作人员要定时巡查,如有异常及时处理。
4. 冷却与出料
冷却:硫化完成后,关闭加热和加压系统,启动冷却系统对硫化罐进行冷却。冷却方式通常有风冷和水冷两种,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。冷却速度不宜过快,以免导致胶囊产生内应力或变形。一般冷却至40℃60℃即可进行出料操作。
出料:冷却完成后,缓慢打开罐门,待罐内压力完全释放后,将小车或支架从硫化罐内拉出。小心取出模具,避免损坏硫化好的胶囊。对胶囊进行外观检查和尺寸测量,合格产品进行包装入库,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。
5. 设备清理与维护
清理:出料后,及时清理硫化罐内的杂物和灰尘,对罐壁、模具支架等部位进行擦拭,保持设备清洁。清理模具上的残留胶料,对模具进行保养,以便下次使用。
维护:定期对硫化罐的设备进行维护保养,包括检查加热元件、冷却管道、阀门、密封圈等部件的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。对控制系统进行校准和调试,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安全注意事项
1. 操作人员培训
专业培训: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胶囊硫化罐的结构、工作原理、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,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。
定期复训:定期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复训,使其了解设备的最新技术和安全要求,提高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。
2. 安全装置检查
日常检查:每次开机前,要对硫化罐的安全装置进行检查,包括安全阀、压力表、温度计、报警装置等,确保其灵敏可靠。如发现安全装置有故障或损坏,应立即停机维修,严禁设备带病运行。
定期校验:按照相关规定,定期对安全阀、压力表等安全仪表进行校验,确保其测量数据准确无误。校验周期一般为一年,经校验合格的仪表应粘贴校验合格标签。
3. 压力和温度控制
严格按规程操作:在硫化过程中,要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控制硫化罐内的压力和温度,严禁超温、超压运行。当压力或温度超过设定值时,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,如调节加热功率、打开泄压阀门等。
异常情况处理:如遇压力或温度突然升高且无法控制的情况,应立即启动紧急泄压装置和冷却系统,同时停止加热和加压操作,并迅速撤离现场,待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,方可重新启动设备。
4. 罐门操作安全
关闭与密封:关闭罐门时,要确保罐门密封面清洁无杂物,密封圈安装正确,罐门关闭到位并锁紧。在硫化过程中,严禁随意打开罐门。
开启操作:硫化完成后,必须先将罐内压力降至零,确认无压力后,方可缓慢打开罐门。开启罐门时,操作人员应站在罐门侧面,避免正面面对罐门,防止罐内余压或热气喷出造成伤害。
5. 防止胶料焦
控制胶料停放时间:胶料在混炼后至装入硫化罐前,应严格控制其停放时间和环境温度,避免胶料因停放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而发生焦烧现象。一般来说,胶料的停放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,停放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0℃35℃之间。
检查胶料质量:在装模前,要对胶料进行检查,如发现胶料有焦烧迹象或质量异常,应及时报废,不得用于生产,以免影响产品质量和设备安全。